“2018中国·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”于2018年5月5日-8日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举办,我会组织省内茶行业代表、学者,深入茶叶原产地实地进行参观考察。这已是我会组织的第三次贵州行活动。
【导语】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为中国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空间,在“一带一路”这个框架下,甘肃做为中国品牌茶西进的前沿,借丝绸之路(敦煌)国际文化博览会的春风,让甘肃成为中国茶迈向国际化发展的重要节点,也让中国茶行业同仁与亚洲及世界的顶级达人,在同一个平台交流,紧跟时代变化,让中国茶行业离世界更近一步。
“2018中国·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”于2018年5月5日-8日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举办,我会组织省内茶行业代表、学者,深入茶叶原产地实地进行参观考察。这已是我会组织的第三次贵州行活动。
贵州省是兼具高海拔、低纬度、少日照、多云雾、无污染的茶叶生产省份;唐代陆羽《茶经》有“黔中生思州、播州、费州……往往得之,其味极佳”的记载;抗战期间,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就坐落于本次活动的考察地湄潭。
【贵州行之所见所闻】
以茶养生、以茶结缘、以茶会友,以茶弘文、以茶兴业、以茶惠民。
- 贵州有中国最大的茶叶种植面积,近700万亩茶园。
- 贵州有干净的茶,茶叶抽检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100%。
- 湄潭、凤冈等地有中国最美茶乡美誉。
- 在党的十八、十九大会议精神指导下,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与茶有关的诸多政策,强有力的推动了当地茶产业的发展。
-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及贵州大数据的优势,为贵州茶产业发展插上了翅膀。
- 贵州的茶叶品质及茶叶品牌渐入人心,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得到提升。
【贵州行之所得】
青山绿水,是好茶的前提;上下一心,是品质的保障。
我会代表团成员在实地参观考察过程中,亲眼目睹了湄潭青山绿水的良好生态环境,通过与茶叶生产一线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,再次表达心声:生产优良品质的茶叶,一定与茶叶源头良好的生态环境、科学的种植管理、精良的采制生产加工技术密不可分,缺一不可。
在与茶叶生产厂的交流中,针对当前茶叶市场上以次充好、茶叶产品来源混乱、产品质量不达标等时弊,大家都认识到:茶叶的生产端和销售端都亟需转换思路,应当从茶叶生产标准化、茶叶流通渠道规范化入手,以品质和服务为核心,打造品牌,相互联合,是对原来传统营销的低效模式进行产业升级并最终实现消费者获益、生产商与渠道商实现多赢的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法。
我会此次组团再次深入茶叶产地进行参观考察,是近年来我会举办的到全国茶叶原产地进行“产销对接”参观考察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,秉承了我会为甘肃省广大茶叶消费者寻找、提供健康、绿色、生态、安全的茶叶产品理念。